胃食管反流病 ( GERD;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 )
别名: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返流病;胃食管返流疾病
解释 收起

概述: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及(或)食管 炎症的一种疾病。反流物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尚可有十二指肠液、胆酸、胰液等,前者临床上多见,后者主要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吻合术后、食管肠吻合术后。GERD患者可仅有临床症状而无食管 炎症表现,有食管 炎症者其临床症状不一定与 炎症程度呈平行关系。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病理性 胃食管反流,轻者引起不适、 呕吐,重者则可致食管炎及肺部 吸入综合征,甚至窒息死亡。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g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人群中约7%~15%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O~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发病无差异,但反流性食管炎中,男性多于女性(2~3:
    
    1)。胃食管反流病在北京、上海两地的患病率为5.77%,反流性食管炎为1.92%,低于西方国家, 病情亦较轻。有相当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可无食管炎表现,这类胃食管反流病又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称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主要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紊乱,以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并可并发食管出血、狭窄及Barrett食管(食管鳞状上皮被胃黏膜上皮取代),后者是食管的癌前病变。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人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消化内镜检查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广义的GERD包括食管黏膜有破损或无破损,因此,可分为内镜阳性GERD和内镜阴性GERD。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有破损者为RE。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17 相关检查 展开
18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